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档案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事实上,早在2012年,档案领域相关专家就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目标,提出要建设档案强国。但学界关于档案强国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征、价值等的认识和探讨还不够深入。此次《规划》中明确将建设档案强国作为“十四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宏远目标,赋予了其全新的战略高度及更强的实践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能进一步鼓舞全国档案工作者奋发有为、开拓进取。
那么,究竟什么是档案强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档案强国”的内涵。一方面,“档案强国”指国家档案事业的强大。这体现在“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和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这“四个体系”建设方面的强大,以及档案信息化、档案科技和人才支撑方面的强大。《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是“档案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档案资源建设迈出新步伐、档案利用服务达到新水平、档案安全防线得到新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档案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到2035年,档案资源建设质量、档案利用服务水平、档案治理效能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进入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档案强国”指通过档案事业的强大推动国家强大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也就是说,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事业的发展。实际上,“档案强国”的两层内涵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国家富强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只有在国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档案事业才能真正做强。
“建设档案强国”的提出,既符合档案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由档案大国变为档案强国,是我国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必然。伴随着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创建与发展,无论是档案收集、保护、开放、利用等基础性工作的扎实推进,还是档案馆库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取得新进展,无论是档案机构改革还是新修订档案法的颁布,无论是档案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还是积极参与国际档案事务、发出中国档案声音……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开创档案事业由弱变强、由大变强的新局面。迈入“十四五”时期,用“强”字来统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凝聚人心和力量,既及时又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建设档案强国绝不是突发奇想心血来潮,也绝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迫切需要。“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发现与技术更新,无不依赖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可见,档案强国与文化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的总体层次脉络与发展需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基于此,“建设档案强国”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助于促使档案事业成为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建设档案强国,恰逢其时。《规划》的印发及落实,为推动档案强国建设、推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让档案工作者备感振奋、深受鼓舞。相信随着对《规划》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在全国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档案事业必将在新征程上实现新作为,档案强国的目标也终将实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7月8日 总第3701期 第三版